社恐\坐标华中\法学在读\大明少女\B站萌新\———————有访必回但不一定留名,欢迎主动勾搭。

现实真的魔幻。

我没想到我用了一上午的时间来和娘亲促膝长谈,她给我剖析了许多婚姻状态上的问题之后,我从逻辑上劝她离婚,讲道理讲了很久,她最终下不了决心。

也是,要是能离早就离了,年前离婚协议都签了,过完了年照常演着一家人的戏貌合神离,总有割舍不了的情感和生活,并不是因为感情多深,就只是不想对现状作出改变,懒得折腾。

这应该是习得性无助现象吧。

谈完我总觉得非常非常心累,睡了个午觉起床,太阳西斜了,而我这一天分明还什么都没有做。    

潜意识里,可能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,其实我是随时做好着父母会离婚的准备的。我对当前的“家”并没有很大的依赖,会自己偷偷存钱并计算如果不和家里要钱能生存的期限,会在很多对未来的设想中解释父母早就分开的设定,比如想到工作之后可以喊娘亲搬来南方与我同住,在我不在家的时候陪我的猫(…)

我承认,整个原生家庭问题是我很不愿意碰的点,不仅是不愿对外人言说,是我自己都不会去细想,一味地逃避,我没真的想过居中调和,或者为维系父母的关系做些什么努力,两端都是和我观念和行为完全不相同的上一代人,无法沟通。

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绝对是有。我对“恋爱通向婚姻并且婚姻幸福”的概率不乐观,因而对恋爱持很谨慎甚至消极回避的态度,亲密关系中缺乏安全感,也会认为个人发展大于恋爱。可能我只有到生活稳定的时候才能谈个岁月静好的恋爱吧,在读书求学的当下,考虑恋爱对象我好像一定要求“同路人”,如果人生轨迹不同就不要浪费彼此的时间精力。

我的确是有魄力,无勇气。相反,像郭襄原生家庭的牵绊在于父母同她之间,她有她的桎梏,但父母本身恩爱得很,所以在对爱情的态度上,她对“恋爱通向婚姻并且婚姻幸福”的概率非常乐观,因而敢于飞蛾扑火地倒追师兄,敢维系(可以想见)最短五六年的异地恋,不仅相信婚姻的结局幸福,甚至倨傲地藐视一切无爱的(性)关系。

评论
热度(2)

©  | Powered by LOFTER